2023年10月15日,智信研究公司創始人、資管云APP總編輯鄭智先生出席了上海資產管理協會和上海信托主辦的“信托為美好生活創造價值”投資者服務日活動,并發表了題為《家庭資產信托化與財富管理新生態》的主題演講。
本次活動是上海資產管理協會“全球資產管理中心上海國際活動2023”系列活動之一。
家庭信托的推出,是信托行業十年來最大之利好。
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業務創新,而是個人信托賬戶在中國普及推廣的開端,信托制度的普惠化運用將帶來家庭資產的信托化浪潮,信托也將從服務少數人的“高端私募”的小眾行業,走向千家萬戶。
家庭信托本質上是一個信托法律架構加一個資產配置的賬戶。從制度功能的層面,家庭信托和家族信托是沒有區別的,都可以實現財產的風險隔離、資產保護、條件分配、定向分配、財富傳承這些功能,這樣功能運用的場景會非常廣泛。只不過,家庭信托的設立門檻更低,家族信托是1000萬,家庭信托是100萬。除了門檻的不同,監管要求家庭信托所投資的資管產品,穿透之后最終只能投向同業存款、債券、股票等標準化金融資產。家庭信托從一開始的制度設計,就是賬戶的概念,不是一個資管產品。家庭信托是不能直接去買賣股票、債券的,而是必須去投其他的資管產品。這樣一個賬戶的推出,具有兩方面的重大歷史意義:一是信托擺脫了僅作為資產管理機構的定位,得以在資管之上去提供這樣一個信托服務的法律架構。二是信托逐漸擺脫了高端私募的定位,與個人客戶的鏈接,從原來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這樣一個資管產品,變成了家庭信托、家族信托這樣的服務。這兩方面都導向一個前景,就是信托制度的普惠化。越來越多的人會了解信托,運用信托賬戶來實現自己的財富管理需求。信托行業曾經在管理規模上一度是僅次于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行業,但是這個行業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行業,產品不能公開宣傳,全行業只有2萬多從業人員,基本上只有在北上廣深和省會城市的高凈值客戶才會知道信托。
假如今天我們到一個普通縣城,大家會知道銀行、股票、保險,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信托。如果有一天,你問一個四五線城市的普通客戶,他也能大致說出信托是一個財產管理的賬戶,可以實現他在財產隔離、分配上的很多想法,那信托就成功了。
信托產品的個人投資者現在大約是128萬人(2022年6月末數據),隨著家庭信托、家族信托、保險金信托、遺囑信托、特殊需要信托等財富服務信托的推廣,未來5-10年能不能變成1280萬人?增長10倍,我認為完全是可能的!
信托行業當下面臨比較大的轉型壓力,但是我對信托行業充滿信心,我的視角是,信托行業的客戶數可以翻10倍,這才是這個行業的空間所在。
過去家庭金融資產的表現形式是存款、資管產品、保險,各種公募私募基金、銀行理財產品、資產管理計劃,都可以歸到一個類別是資管產品。未來會怎么變化呢?會在存款、資管產品、保險這三者之外,有一個信托賬戶的崛起。也就是說,相當多的一部分錢會先到信托賬戶,再通過信托賬戶配置各種資管產品。為什么會是這樣?因為信托首先是一個法律架構,客戶要通過這個法律架構先做好財產隔離和分配上的一些安排,然后再去投資。當然,也完全可以反過來,比如先買了一個保險,再通過設立保險金信托,把保險金請求權作為信托財產注入到信托。家庭資產的信托化,就是資產更多用信托這種法律架構來管理,信托成為在各種資管、各種投資之上的一個總體性的財富管理的安排。為什么我這里用的是家庭資產,而不是家庭金融資產,因為未來還有很大一個預期是,能不能把房產也裝到家庭信托里面來?我覺得應該去推動,中產家庭相當大一部分的財產形態就是房產。當然,股權也可以,只不過有需要的主要是企業家群體了,多半是做家族信托了。家庭信托未來的發展,是要在兩端謀求創新,也就是:裝入的可以不僅僅是現金,拿回來的也可以不僅僅是現金。除了剛才我們說的房產,現在更迫切的是,能不能讓客戶把已經持有的處于存續期的各種資管產品,銀行理財也好,公募基金也好,資金信托計劃也好,這些產品的受益權、持有份額,能否非交易過戶到自己的家庭信托或者家族信托里面。另一端則是信托受益權,可以不僅僅是現金,能否是一種消費權益?家庭信托和養老、醫療、品質生活等服務的結合,值得探索。
家庭信托的推出,我認為是整個金融行業的大事,但凡要做財富管理的機構,服務個人客戶的機構,都應該高度重視。家庭信托在中國的發展,也決不能僅僅依靠信托公司。信托行業現在67家公司,從業人員才2萬多,營業網點基本只在省會以上城市,怎么可能單獨服務上千萬的個人客戶?因此,家庭信托的發展一定是開放生態,客戶、資產兩端都開放,大家一起來做。在這個生態里面,信托公司的核心定位是做好受托人,切實履行好受托人責任,做好基礎設施??蛻粢蠹乙黄饋硗卣箒矸?,投資資產則是全市場配置??梢哉f,信托目光所及,沒有對手,只有朋友。這就是新同業合作的概念,新同業合作不是誰做誰的通道,是信托公司與各類金融機構一起,利用好信托制度和工具,共同服務個人客戶。商業銀行應該高度重視家庭信托。零售銀行業務這些年的競爭主要是爭奪客戶的AUM(全量金融資產),所以各家銀行都不再只盯著存款,而是代銷各類資管產品,提供財富管理服務。商業銀行一定要意識到,隨著財富的積累,信托制度的普惠化,相當一部分客戶對信托的法律架構是一種剛需。在這個浪潮中沒有及時響應的銀行,可能在下一步的競爭中就落后了。而且一個客戶現在是100萬的家庭信托客戶,幾年后可能就是1000萬的家族信托客戶,這個過程需要陪伴。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的轉型,方向是非常明確的,就是從單純提供股票買賣的經紀業務,向財富管理轉型。怎么轉型?除了資管產品線的建設,當然需要信托工具,家庭信托應該趕緊上線。保險公司與信托公司的合作,現在已經有保險金信托,家庭信托也可以探討。保險和信托是全市場唯二的可以實現他益的金融工具,兩者又有很強的互補。保險有風險補償和杠桿功能,但是身故賠付完成之后,保險就結束了,這個時候啟動一個信托,再把賠付的保險金管起來。保險行業有龐大的個人代理人隊伍,在推廣保險金信托的過程中,不僅提高了保險產品的吸引力,也大大推廣了信托制度和理念。
基金公司、銀行理財子公司也要特別重視家庭信托。道理很簡單,因為將來很大一部分錢會是家庭信托、家族信托給你配置過來的,作為資產管理機構,必須高度關注資金方的這種變化。對于整個資產管理行業來說,家庭信托的意義還在于把短錢轉化為長錢,家庭信托設立時的最低存續期限是5年,這個錢不是僅僅追逐短期投資收益的,是實現財產特定安排的,因此反而能夠更長期持有資管產品。
當然,家庭信托是一個難而正確的事?,F在這個階段看,除了前景很美好,還有現實的很多難處。比如,怎么樣讓信托制度理念,讓家庭信托這樣一個服務更好地普及推廣開來,任重道遠。特別是要讓客戶區分信托資管產品和信托制度服務。怎么樣讓家庭信托的商業模式能夠更牢固更可持續,參與各方如何形成一個均衡的利益分享關系,還需要探索。家庭信托是愛與責任的信托,是傳遞美好精神價值的信托,讓我們共同努力,把這樣一個美好的東西推廣開來,讓中國1000萬人先用上信托!